说起香港的富二代,总让人想到那些开着豪车、住着大屋的家伙,日子过得风生水起。可郑六三这事儿呢,就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了。他爸妈从上海过来香港打拼,辛辛苦苦攒下家业,结果全让他一个人败光了。5000万港元啊,在80年代那会儿,够多少人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。可他呢,花得眼都不眨,几年工夫就见底了。现在呢,靠着政府救济金过日子,还宁可天天晃荡街头,也不肯找份活儿干。听起来挺惨的,但仔细想想,这多半是他自己作的,跟别人没太大关系。
先说说郑六三的来头吧。他爸妈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从上海跑到香港的,那时候香港正闹腾着经济起飞,好多人涌过来淘金。他们俩也没闲着,很快就开了家纺织厂,从小作坊干起,慢慢做大。厂子越开越大,钱也跟着滚雪球似的多起来。到郑六三出生那年,家里已经算得上中上层了。他1940年左右落地上海人,但长在香港,从小就吃香喝辣的。爸妈忙着生意,没空管他,就用钱堆着。想买啥给啥,零花钱多得手软。这么养着,孩子能不娇气吗?从小到大,他接触的都是有钱人的圈子,学校是贵族那种,同学一个个家底厚实。大家没事就聚堆儿,花钱大手大脚的,他自然也跟着学坏了。
展开剩余80%郑六三上学那会儿,成绩马马虎虎,爸妈也不指望他靠脑子吃饭。反正家有金山银山,读不读无所谓。他呢,更喜欢玩乐,年纪轻轻就泡在俱乐部和夜店里。成年后,爸妈看他这样下去不成事儿,就给他张罗结婚。找了个家境不错的姑娘,婚后还生了俩孩子。按说这下该收心了吧?想得美。他还是老样子,每天在外头鬼混,回家就倒头睡。老婆管不住他,孩子也见不着爹影儿。爸妈给他安排过工作,让他进厂子帮忙,可他一天都坐不住。去仓库盘点货,半天就溜号;跟销售跑客户,车里抽烟都不下车。爸妈一合计,家里钱多,就由着他啃老吧,等他哪天长大了再说。结果呢,等不来那天。
转眼80年代,郑爸开车出事儿,车祸没了。没多久,郑妈也病倒走了。俩老人一走,郑六三一下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继承了5000万港元现金,外加那家纺织厂。搁别人,这笔钱够养老送终了。可他从小没管过钱,压根儿不懂投资理财。厂子本来运转得挺好,他上手没俩月,业绩就往下掉。经理汇报,他听不进去;账本摆那儿,他看两眼就扔一边。干脆一咬牙,把爸妈打拼几十年的厂子卖了。卖得还行,钱到手后,他更没谱了。恢复老本行,花天酒地,夜夜笙歌。香港的娱乐场所,他是常客,酒吧、赌场、会所,哪儿热闹往哪儿钻。钱在他眼里就是纸,出手阔绰得让人咋舌。
老婆看不下去,早早离婚带孩子走了。他呢,没当回事儿,继续浪。没了人管,花得更猛了。借钱给朋友,动辄几万;遇上陌生人要帮忙,二话不说就给。深圳那边他也住过几年,吃老本儿,闲着没事就买盒饭分给公园里的乞丐。听起来有点儿善心,但说白了,就是没钱概念。5000万说没就没,几年工夫,豪宅卖了,车子没了,身上就剩点儿零头。卖房子那天,他把钥匙一扔,头也不回。之后呢,住进政府发的廉租房,靠社福过日子。别人劝他找工作,他摇头说不干。宁可天天在街头晃荡,捡瓶子换钱,也不肯进厂子上班。
现在郑六三年纪大了,七十多岁了吧,身体也不灵光。头发乱糟糟的,衣服旧得发白,但说话还带点儿上海口音,自称太子爷。采访的时候,他总说自己是上海人,爸开厂,有钱。听得出点儿自傲,但也挺现实的。他不主动乞讨,别人给点儿捐助,就点点头说谢谢。钱呢,全拿去买狗粮了。他收养了一堆流浪狗,十几只吧,天天喂着。狗是他的伴儿,别人走了,狗还在。年轻人看到报道,网上捐钱捐粮,他收着,但不低三下四。说实话,这老头儿挺倔的,骨子里那股子富家子气儿没丢。
郑六三这辈子,败家败得彻底,但也算个活生生的例子。爸妈赚的钱,本来能传几代,可就因为他不懂事儿,全搭进去了。香港这地方,富人多,穷人也不少。5000万搁现在,听着还行,但80年代那会儿,绝对是巨款。房价飞涨,投资机会一大把,他要是有心学学,早富得流油了。
可惜,从小没人教他节俭,也没人教他责任。爸妈忙生意,只知道砸钱宠孩子,结果养出个啥?一个连工作都不肯干的废柴。结婚了也没用,老婆孩子一走,他更放飞了。卖厂子那步,简直是雪上加霜。厂子是爸妈的心血,他不懂管理,就直接甩卖。钱到手,花得飞起。赌场里一晚输几十万,夜店里请客上万,借出去的钱收不回。深圳那几年,吃喝玩乐,盒饭送乞丐听着暖心,但那也是他的钱啊。
流落街头后,他的生活简单得可怜。公屋小,东西少,吃的最多是路边摊。社福金每月到账,够基本开销,但他省着用,全给狗了。狗群围着他转,他蹲那儿分食,日子就这么过。拒绝工作,不是没机会。社工会来劝,介绍零活,他一概不接。为什么?可能懒,也可能觉得丢人。富二代当惯了,突然干体力活,咽不下那口气。采访里他说,自己是个好爸,孩子要啥给啥,从不打骂。可孩子呢?离婚后,早跟他断了联系。他想见见,只想打招呼,可人家不鸟他。想想也正常,谁愿意跟这么个不靠谱的爹搅和?
这故事听着像小说,但就是真事儿。香港媒体报道过好几回,网上视频也多。郑六三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败家子。富不过三代,这话不是白说的。爸妈赚第一桶金不容易,第二代守着花着,第三代就得从头来。郑六三这儿,直接一代就完了。关键是教育问题。从小给钱不给脑子,孩子长大能成啥器?香港教育竞争猛,他上贵族学校,本该学管理学理财,可他光顾着玩。爸妈该早点让他吃苦,暑假去厂子扛包,逼他学账目。可他们没这么干,就图孩子开心。结果呢,开心是开心了,家业没了。
现在他老了,街头身影让人唏嘘。但别同情过头,他这路是自己选的。年轻人捐助他,买粮买钱的,他收着,但不感恩戴德。就那股子劲儿,富家子弟的底子还在。狗是他唯一的家当,喂着它们,日子倒也自在。比起那些假富二代,他至少真实,没装腔作势。
郑六三的事儿,给人提个醒。钱多不等于有福气,得会用,会守。爸妈留遗产,得教孩子怎么管。香港这地儿,机会多,陷阱也多。一不小心,就从云端摔到底。郑六三摔了,爬不起来了。但他的故事,值得多琢磨琢磨。别让自家孩子走老路,早教早好。说到底,钱是身外物,活得明白才行。他呢,就这么晃荡着,街头一老汉,身后一群狗。挺接地气的结局,不是吗?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最安全的三个平台,小股神配资,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